经络是人体能量的高速通道,保持经络平衡就是让它们通畅有效率地运行。若你的能量高速公路保持通畅,将交通阻塞减到最低,排除凝滞的能量并供给新鲜的能量,你就会更健康。
要保持年轻身体健康,气血自然要充足,非得让胃经通畅不可。
接下来,先介绍几种锻炼方式,然后再讲胃经穴位。篇幅较长,先列个目录。
1.走经络:类似导引的充能法
2.经典功法:八部金刚功、易筋经
3.胃经锻炼法:阴瑜伽
4.胃经疏通方式:精油按摩
5.胃经的穴位卧虎藏龙
6.开胸推腹通胃经
7.胃经的绝佳保健方式:艾灸
走经络很简单,原理在《大肠经的保健》讲过了,非常类似导引术。如果每天只有十几分钟,这种方式很适合你。
手沿着经络走,是会影响到经络里精微能量的流动的。你可以将手张开,掌心朝身体,直接接触身体或离身体五厘米以内,沿着经络移动。能量会跟着你的手,让经络回路上的能量流动增强。
将两手放在眼睛下方,往下移至颚骨,再往上从脸的外侧绕到额头,然后往下经过眼睛直到锁骨,在锁骨向外弯,再往下经过胸部,在腰部向内弯,再继续往下至股关节向外弯,然后直直沿着腿部往下走,从第二个脚趾出。
注意,左右两侧的胃经都做,每天走经络,对维持身体健康、保持心情愉悦大有助益。
走经络虽然简单,但如果感知不明显,那就换一种试试,比如接下来推荐的两种功法。
如果每天有二十几分钟,可以试试八部金刚功。这是张至顺道长公开的道家秘传功法,练形体,练五脏六腑,用刚性内劲之气疏通全身的经脉。八部金刚功其实和八段锦有几分相似,功法自成一体,整套去练就行了,提升一身之阳气。
这套功法适合在清晨阳光将出未出时,相对清静的环境,是我每日的早间功课。读者里不少在练,简单功夫重复练,长期坚持必有良效。
练功方法见下面的视频,有张道长的动作分解说明,同时可参考配套图书《八部金刚功》。
(动作讲解第一部分)
(动作讲解第二部分)
(9遍动作完整演示)
《易筋经》相传是菩提达摩所传,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。易筋十二势,外应十二时辰,内应十二经筋,外炼筋骨肉,内修精气神。
练功方法见下面的视频,是严蔚冰的讲解说明,可配合他修订的《达摩易筋经》一书来练。
许多瑜伽姿势都可以有阴和阳的修习方式,在阴瑜伽中,每个姿势不只停留数秒钟,而是数分钟。阴瑜伽的静态修习,会让许多肌肉群变得柔软,增进能量通路的流通。
当然,每个姿势都会影响许多经络,有助于胃经的阴瑜伽姿势有:张膝扭转童式、龙式、马鞍式、蜻蜓式、尸卧式、睡天鹅式等等。
如果上面所有的锻炼都懒得弄,那就去专业SPA机构做经络按摩吧,特别是推按腹部胃经。推荐精油:柠檬香茅、安古薰衣草等。
前面介绍的几种方式,并未涉及胃经穴位。使用穴位的保健方式就很多了,最简单的是揉按穴位,还有针刺、艾灸、刮痧、拔罐等等。
在经络图中,经脉、经别、络脉、经筋,路线繁多,稍显复杂,似乎无从下手。那么在经穴图中,就只有经脉的主线以及上面的一些点,简化了不少。
这里,我们要明晰两个概念:经络图和经穴图。经穴图只是连接经络在体表的穴位,没有进到体腔内的胸腹部,所以通常比经脉短,两者不要混淆了。
我们看看胃经的经穴图。胃经从眼角的承泣穴到脚趾的厉兑穴,共计有45个穴位,家族非常庞大,卧虎藏龙啊。其中头部10个穴位,胸部8个穴位,腹部12个穴位,大腿5个穴位,小腿到足趾10个穴位。
这么多穴位,很容易把人看晕。其实,我们不需要每个都了解,只重点关注常用的几个就可以了,接下来我们从上到下,分成四段来过一遍,先看头部和下肢,再看胸腹部,因为胸腹部穴位太密集,放在最后。
头颈部穴位,从眼部的承泣穴到颈部的水突穴共计10个,挑几个来看看。
这是胃经的第一个穴位,离眼睛非常近,就在眼眶处。如果眼睛老眨巴,眼皮跳,那么揉按一下承泣穴就好。
有个词叫做一清二白,白是看的清楚,二白是看的很清楚,四白就是看的更清楚了,所以四白穴是个明目穴。
眼部气血不足就会造成近视,胃经多气多血,所以胃经上的四白穴可快捷调节眼部周围气血运行,防治近视效果非常好。中小学眼保健操中有一节就是“揉四白穴”,所以,别说你不会穴位按摩。
如果脸色不好、头部气血不足等,都可以通过按揉四白穴来改善。黑眼圈就是胃经气血不足,点揉四白穴,把气血引导眼眶四周,黑眼圈就没了。
在《第二条经络:大肠经》里提到,下齿与大肠经有关,上齿与胃经有关。牙痛时按揉此穴,再配合大肠经的合谷穴,效果会更好。
有些人夜里爱咬牙、磨牙,那么睡觉前可以揉揉颊车穴,能很好地缓解。
人迎穴通畅,胃经旺盛的气血就能从这上行到脸上,人就会脸上红润光洁、不长斑、没黑眼圈,所以这个穴位是一个美容的要穴。
脖子上的穴位一般不建议揉按,因为脖子比较稚嫩,血管密集,压迫时容易引起咳嗽。所以,不要使劲去点按,用手轻轻往下轻抚按摩就可以了。
下肢部穴位,从大腿的髀关穴到脚趾的厉兑穴共计15个,挑几个来看看。
这是胃经的郄穴,是治疗急性胃痛、胃发炎的首选穴。郄穴是经脉气血深集的地方,非常善于治疗急性病和消炎止痛。
胃经所有穴位里,大名鼎鼎的莫过于足三里。该穴为合穴,最能调理胃的功能,是胃经的代表穴、首选穴,无论是胃经疾病,或是平时保健,自古以来就是强壮长寿的要穴。
在《大肠经的保健》里推荐的祝总骧312经络锻炼法,选用的三大穴位,一个是大肠经的合谷穴,一个是心包经的内关穴,另一个就是胃经的足三里穴。
足三里穴还擅长治疗妇科系统,因为不管是月经、怀孕、哺乳,都非常依赖脾胃所生化的气血,这也是胃经系统特别循行到乳房、肚脐、阴器的原因。
足三里也是个消气穴,可以消胃肠的浊气,如果你整天肚子都是胀胀的,那就常揉揉足三里。
足三里可以说是艾灸的必选之穴,增强体质促消化,延缓衰老得长寿。注意,小儿不灸此穴。
胃之所以统领大肠小肠的工作,就在于上巨虚穴是大肠的合穴,下巨虚是小肠的合穴,就像各地的驻京办一样,驻扎在胃经,让胃经得以同步管理大小肠的营养吸收和食物糟粕的处理工作。
足三里与上、下巨虚这三个穴位,就是胃肠系统最佳保健的三剑客。便秘是大肠的问题,可以揉上巨虚,效果不错。如果肚脐眼附近的肚子疼,那是小肠的位置,揉下巨虚效果会非常明显。
另外,巨虚顾名思义,可以把巨大的东西虚掉,如果乳房硬块,用上巨虚治,如果子宫卵巢有肿瘤,可在下巨虚治。
这是胃经的络穴,主治咽喉、头项部及小腿疾病,而且是治痰要穴。如果嗓子有痰咳不出,点按此穴,喉轮就会清爽。
因为此穴位置肉厚,丰满隆起嘛,所以可用力按。另外,丰胸用丰隆穴也很好。
这是胃经的输穴,可治疗胃经线路上各种肿胀甚至疼痛的情况,如面肿、胸胀、胃胀等。
这是胃经的荣穴,善于治疗身热,有清泻胃火的功效。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、咽喉痛、鼻出血,都可以揉内庭穴,它的祛热、祛胃火作用非常好。
这是胃经的井穴,也是最后一个穴位,有很强的刺激作用,可以开窍醒神。艾灸此穴,可以去除噩梦,镇静安神。
胃经在胸腹这块,穴位很多,密密麻麻,所以常常是开胸推腹,一起疏通。
胸部穴位,从气舍到乳根共8个穴位。缺盆往下就是气户,歌诀曰 “气户库房屋翳屯,膺窗乳中庭乳根”。
这几个穴位,用大拇指从上往下一推就行了。这一推,不仅有开胸顺气的功效,还可以防治乳腺增生,也可以丰胸。
通过胸部的经络有9条,等我们把十二经络讲完了,再专门探讨胸部的保健吧。
推腹可以把经过肚子的好几条经络都推了,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胃经,胃经的问题最多。
如何推腹呢?用两个大拇指从心窝下正中线分开2寸往下推,或者为了省事就把中指尖对齐,用手掌往下推。
推的时候,阻滞点的反应不同,有的地方会很痛,有的地方会很胀,有的地方是一个硬结,一推就能感觉到,不用特别用力。
推了胃经以后,通常会出现打嗝、放屁,尤其是晚上睡觉前,这就是疏通的结果。常推揉腹部胃经,无浊一身轻。
天枢穴,是一个升清降浊的地方,肠胃吸收的营养物质在这里开始分成清与浊。天枢穴的两大功能,一个是排泄大便,一个是通利小便。
天枢穴是治胃肠炎的一个要穴,肠胃炎导致的腹泻时,可艾灸天枢。而且这个穴位,治便秘也十分有效。
讲完了穴位,除揉按穴位及开胸推腹疏通胃经外,我们再看看经典的艾灸方式。针所不为,灸之为宜,自我保健,推荐悬灸。
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,先左后右的原则。在阴阳里,上为阳下为阴,左为阳右为阴,背为阳腹为阴。所以施灸的顺序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,先灸背部后灸腹部,先灸左侧后灸右侧,先灸头身后灸四肢。
艾灸不是随便灸,除了顺序,还讲究配穴,主要选本经代表穴、募穴、背俞穴。
背俞穴,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,又简称俞穴,在膀胱经上。俞,即输注的意思。
募穴,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,又称为腹募穴。募,有聚集、汇合之意。
胃的背俞穴就叫胃俞穴,胃的募穴是中脘穴,在任脉上。腑会中脘,调治胃腑,中脘穴往往少不了。
如果自己灸,取胃俞穴、中脘穴和足三里,共5个点位,每穴灸10分左右,这就快1个小时了。图省事的话,只灸足三里也行,灸一段时间后立马见效,能吃能睡,精力充沛。
如果时间充裕,那可以去专业艾灸馆,每次的配穴会略不同,一般15~30次为一疗程。
上面所有的方法,贵在有恒,选择适合自己的坚持下去,就会有改善。因为篇幅原因,关于胃经保健的饮食部分,我们后续再谈。
想要《认识灵魂、经络、脉轮、气场》纸版的,请戳这里,或下面的小程序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