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魂真的存在吗,和三魂七魄到底有啥关系?
最近写的几篇,都是关于灵魂的,讲到了灵魂起源、灵魂分身、灵魂等级、灵魂群落、灵魂伴侣、灵魂剧本,有读者就问了,真的有灵魂吗?还有读者批评说,“佛教没有灵魂之说,你犯了口业”。

其实,“道可道也非恒道也,名可名也非恒名也”,名相都是方便之说,灵魂也好,其他概念也罢,不必升起评判心,可以体会方便之法对不同众生的意义。
灵魂是一个源自西方的词汇,西方是把灵魂(soul)当做一种能量来研究的,比如称为灵量球 (Orbs)。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,没有灵魂的概念,即便在中国明清的白话文小说里,都没提到过灵魂一词。

中国传统文化里,用的更多的是“魂魄”的概念,比如常见的成语就有失魂落魄、魂飞魄散、三魂七魄等等。
《黄帝内经》里讲,“魂魄毕具,乃成为人”,葛洪在《抱朴子》中说,“人无贤愚,皆知己身有魂魄,魂魄分去则人病,尽去则人死。”
登顶中国影视票房第一的《哪吒》,肉身未保,但保住了魂魄,得以再重塑肉身。

那么,魂魄到底是啥?
《黄帝内经》里讲,“两精相搏谓之神,随神往来者谓之魂,并精⽽出⼊者谓之魄。”
在道家里,对魂和魄又进行了细分,也就是三魂七魄。葛洪《抱朴子》里说,“欲得通神,当金水分形,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。”
佛教经典确实在这方面没有专门的论述,但《楞严经》里所举“五十阴魔”,可能就是三魂七魄所起的作用。

三魂七魄的概念在《奇恒之腑和三魂七魄》里讲过,人有三魂:一曰胎光,二曰爽灵,三曰幽精。
胎光,就是生命之光,是与生俱来的,非父母所生,它没了,你的命就没了。
爽灵,决定你的机灵程度或者说智慧。幽精,决定了你的性取向、性癖好。爽灵和幽精,为父精母血所生,是后天所生。
胎光又称神魂,爽灵又称炁魂,幽精又称精魂,“精炁神”是构成人体生命的三大基础,所谓的“人身三宝”。三魂,有很多称谓,或叫天魂、地魂、人魂,或叫元神、阳神、阴神,或叫主魂、觉魂、生魂等。
三魂本质是三种气,或称三种能量,那跟灵魂到底有何区别呢?
在《灵魂的分身》里讲过,当灵魂投胎进入今生的肉体时,只带了一定比例的灵魂能量,有一部分能量始终没有离开过灵界。典型的高级灵魂带到世间的能量不超过其总量的25%,而一般不太自信的灵魂要带50%~70%。
在我们睡眠时,带到世间的灵魂能量进一步分离:一部分离体漫游,一部分留在体内守护(这部分比例较少)。我们做梦就是灵魂在游历,灵魂漫游时会在肉身中留下一点能量,供肉身召唤,必要时呼唤漫游的部分赶回来。

也就是说,我们的灵魂会分成三份:一份留在灵界,一份会漫游体外,一份留守体内。不知跟天魂、地魂、人魂这样的概念是否有关系。
不过,《黄帝内经》里讲肝藏魂,但按道家的讲法,三魂不是藏在肝,而是分别在上中下三个丹田。这么来看,灵魂的三份跟三魂没法对应。
我们知道,能量在超视觉观察下,会具有各种各样的形象。这三魂的形象,在超视觉观察下或者说静坐内观时,会呈现身着衣冠的三个小人儿。

聊完了魂,再来看看魄,《云笈七笺》被称为小道藏,里面记载称:第一魄名尸狗,第二魄名伏矢,第三魄名雀阴,第四魄名吞贼,第五魄名非毒,第六魄名除秽,第七魄名臭肺。
这七魄的名字看起来很奇怪,而且超视觉下的形象也确实不太讨人喜欢,被认为是人体内的浊鬼,不过功能上却不可小觑。
七魄的具体作用:
尸狗:主管人体睡眠时的警觉。
伏矢:主管分散身体毒素。
雀阴:主管生殖功能的调节。
吞贼:主管消除身体有害物质。
非毒:主管散邪气淤积,如肿瘤等。
除秽:主管清除身体代谢物。
臭肺:主管呼吸调节。

《黄帝内经》里讲肺藏魄,但按道家的讲法,七魄对应七脏,而不是中医传统上讲的都在肺中。不过按照糊涂医的体证,七魄常常藏于人体7个重要部位,跟《认识脉轮》里讲的七大脉轮所在部位高度吻合。
人要死时七魄先散,然后三魂再离,生命由此告终。在《脉轮决定着每个人生阶段的发展》讲过,当人死时将前往另一个次元,较低的三个脉轮会崩解。
七魄本质也是气或称能量,那跟灵魂到底有何关系,我也不清楚。
大道至简,对普通大众而言,知晓灵魂的概念就够了,公号第一个系列之所以写《认识灵魂:灵魂学入门》,就是希望大家能首先学会从灵魂转世的视角来看待生命,珍惜今生的每一个遇见。
去年文章盘点见《核心还是能量意识》,如果您从公号有所收获,愿意助力支持,让更多人受益,请点击《千帆计划第二期,支持写作共同成长》了解详情,感谢你的鼎力支持!
加入后的支持者,会获赠四大基础:《认识灵魂、经络、脉轮、气场》纸版一套,《大道至简,基础永远是根本》。

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