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《婴儿就是修行的榜样》讲到,具有深厚道德修养的人,也就是得道之人,好比天真无邪的婴儿,老子接着给出了几点忠告,这篇我们就来看看。

本篇是经典新读之《道德经》系列的第5篇,这部分简洁明了,跟《黄帝内经》的教诲类似。

修行就是有赤子之心-人的解读

老子讲,万物负阴抱阳,中气以为和,和曰常。「常」就是亘古长存。前面提到婴儿「和之至也」,整天号哭而不伤嗓子,就是和气充足使然。所以,知和气的人就是明白人,而和气正也是「含德之厚」的结果啊。

「益生」就是有益身心向先天无为(四声)转化,前面老子不是让我们向婴儿学习嘛。一个人修炼到元气充沛,就是最大的养生,当然也就最吉祥。

「心使气」如何理解呢?

我们知道,《黄帝内经•灵兰秘典》里说,身体的一个个脏器就像一个个官员,他们各负其职,一起捍卫我们的身体。在人体这个国家中,心是君主之官,主宰全身脏腑百骸。身体之内,君臣团结,各施其道,真强“国”啊。

在讲《第五条经络:心经》时也提到,心脏接收直觉信息的速度实际上比大脑快,而且拥有自己有组织的智能网络,使它能够独立行动、学习、记忆和产生感觉。

心使气,就是在说心是君主之官,心藏神,气为血之帅,心能驱之。也就是让心来主宰,而不是用意,心是直觉,意是思维,用心不用意就是顺应自然。

对照前面讲婴儿「握固」「朘怒」「不嗄」的原因就知道,老子对人体的认知有相当高的水平。

接下来,老子谈到,万物到了最强壮之后,老化得很快,叫做不合乎大道,也就是说不应该老化得很快才对。不过楚简与帛书甲本都没有「不道早已」这四个字,「已」就是完毕、逝去的意思。

这有些奇怪啊,生老病死,月盈则亏不就是自然规律嘛,怎么到这里「物壮则老,是谓不道」了呢?

你看,婴儿的生命状态完全是合于自然的和谐状态,阴阳二气在体内是平衡和谐的,这样又怎么会「早已」呢?《黄帝内经》里也说「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…,度百岁乃去」。

所以,我们不能停留在文字表面去理解老子的思想。另外,修炼者在炼精化炁时特别讲究火候,恰在其时,时过即疲,老子这句话也可能是这样的深有所指。

白话一番如下,重在体会整体思想。其实老子写的简洁明了,不翻译更好,一翻成白话就失去了很多味道。

修行就是有赤子之心-人的解读

如果我们想要「明」「祥」「强」,就要知和、益生、心使气,也就是要有一颗赤子之心,成为「含德之厚者」。

如果您从公号有所收获,愿意助力支持写作,让更多人受益,请移步到《千帆计划第二期》,静候有缘人!加入后的支持者,会获赠一套《认识灵魂、经络、脉轮、气场》纸版。

修行就是有赤子之心-人的解读

(▲扫码听音频,点击看文章▼)

灵魂 灵魂2 脉轮 | 经络 | 经络2 | 气场

女性 | 意识 | 身体 | 饮食 | 呼吸 |  | 功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