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道,就是看着人间不落人间
最近有读者问小院怎样了?去年清明假期《小院初探》去了密云深处,今年假期里去了趟平谷山林。
这个季节绿意初上,北方的绿只有半年,山中小院也只适合4-9月。另外半年,再去南方吧,比如广州。我还需要两年把生命树的几个基础系列写完,然后才有时间去打理小院。
前段时间有读者推荐了杨定一的《中道》,正好趁着假期看了,做点分享吧。

不管是宗教、哲学、科学、艺术,大道都是相通的,殊途同归,都是在人间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,杨博士将之称为中道。
中道,是所有大圣人领悟真相后对人间的表达,是每个人可以自己验证的,不过这并不是儒家讲的行为中庸。
中道的中立性反映在两个层面:一个是臣服,一个是参悟。臣服就是把自己交给更大的力量、更大的智慧,参悟就是内观、内证、观察、觉察。
关于臣服,之前推荐过《臣服实验》。让生命之流来掌控一切,这就是臣服,把灵性融入生活和工作,你的人生会极大改善。
臣服的方式很简单:全心全意做面前的事,不计较个人得失,工作时候要像是在为宇宙工作。无论遇到顺境逆境,恩典还是挑战,都认真地感恩宇宙的安排。臣服能让我们学会带着安静的头脑和开放的心,欣然地参与生命之舞。
做不到臣服,可以先从接纳允许开始。为什么不好?必须能好,这就是一种允许。
在意识能级的奥秘讲过,接纳是允许按照生命自己的方式参与生命,拿回自己的力量,了解到自己正是人生经验的源头,也是创造者,而这已经是高出人类总体意识能级平均值不少了。
允许感受或情绪浮现,并跟它们共处,不要试图去改变或强做任何处置,只需要单纯地让感受存在,专注让背后的能量释放出来,不管是什么情绪,都让它流动起来。
只需允许它们离开,它们就会“随风而逝”,根本不用你费力,这就是臣服的力量。

关于参悟,道家有内观,佛家讲禅定,儒家讲静思。
当然,如果参悟到最后,我们自然会臣服,在人间,没有任何一件事非怎样不可。
圣人体悟了真实,明白语言和文字最多是真实苍白的影子,所以不留文字,最多是对身边人做一点提醒,或试着用各种比喻,来帮助人们指向真正的智慧。
如果自己没有体验,只着重在字面意思和脑海推演,反而让自己的理解落在一个小角度。这一点,大家读经典时就能体会,所以我写《经典新读之道德经》也只是给出一种新视角供大家体悟。
我们知道佛教中有一个概念叫作三世佛,也是三位代表,即过去佛燃灯佛、现在佛释迦牟尼佛、未来佛弥勒佛。
释迦牟尼佛将人间享乐和苦修的两个极端都经历了,都不是真正的平安,然后发现了还有一个真实,不落在人间的两个极端,给出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使用的法门:四圣谛、八正道。
而到了弥勒佛,则不再重复释迦牟尼佛所谈的基础,而是直接切入:一切是意识,出自意识,连物质也是意识的产物。这也是为什么人的解读写作金字塔里把意识系列放在塔尖,放在最后来写。
中道,就是看着人间,不落人间。

去年文章盘点见《核心还是能量意识》,如果您从公号有所收获,愿意助力支持,让更多人受益,请点击《千帆计划第二期》了解详情,感谢!
加入后的支持者,会获赠四大基础:《认识灵魂、经络、脉轮、气场》纸版一套,《大道至简,基础永远是根本》。


(▲扫码听配套音频,点击看文章系列▼)
最新评论